嘉言如初,晚星未迟全文阅读(沈嘉言温暖)最新章节_嘉言如初,晚星未迟全文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言情 >

嘉言如初,晚星未迟全文阅读(沈嘉言温暖)最新章节_嘉言如初,晚星未迟全文阅读

嘉言如初,晚星未迟全文阅读(沈嘉言温暖)最新章节_嘉言如初,晚星未迟全文阅读

嘉言如初,晚星未迟全文阅读(沈嘉言温暖)最新章节_嘉言如初,晚星未迟全文阅读

风朝露
状态:连载中 来源:网络hm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时间: 2025-05-26 17:14
小说详情 全文阅读
简介:

主角是沈嘉言温暖的《嘉言如初,晚星未迟》,是作者“风朝露”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七年。我以为那场暗恋,只是我一个人的兵荒马乱。直到濛濛细雨的午后,我们再次重逢。1再次见到沈嘉言,是在一个飘着濛濛细雨的初秋午后。秋雨裹挟着凉意,我拢了拢风衣领口,快步躲进街角那家名为“旧时光”的咖啡馆

精彩节选

七年。我以为那场暗恋,只是我一个人的兵荒马乱。直到濛濛细雨的午后,我们再次重逢。

1再次见到沈嘉言,是在一个飘着濛濛细雨的初秋午后。秋雨裹挟着凉意,

我拢了拢风衣领口,快步躲进街角那家名为“旧时光”的咖啡馆。推开雕花木门,

风铃叮当作响,清脆悦耳,仿佛叩响了尘封的记忆之门。

店内暖黄的灯光与浓郁的咖啡香气瞬间包裹了我,驱散了些许寒意与路途的疲惫。

我的目光习惯性地在店内逡巡,而后,便定格在了窗边那个熟悉又略显陌生的身影上。是他,

沈嘉言。他穿着一件熨烫妥帖的浅灰色羊毛衫,袖口随意地卷到小臂,露出骨节分明的手腕。

沈嘉言正低头专注地看着一本摊开在桌面上的厚重书籍,阳光透过沾着雨珠的玻璃窗,

在他线条柔和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如同古典油画中的人物。七年未见,他褪去了少年时代的青涩锋利,

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男人的沉稳与从容,眼角似乎也添了几分深邃。然而,

那干净清澈的气质,却依旧是我记忆深处熟悉的模样。心跳,在那一瞬间,

毫无预兆地漏了一拍,紧接着便如失控的鼓点般在胸腔中咚咚作响,几乎要冲破喉咙。

那些被刻意压在心底的、关于青春的、模糊又清晰的画面,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平静湖面,

一圈圈地荡漾开来,带着微酸的悸动。“一位吗?”侍者温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将我从短暂的失神中拉回现实。我努力平复着有些紊乱的呼吸和翻涌的心绪,

指了指沈嘉言斜对面那个空着的藤编座椅,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而平静:“不了,

谢谢,我和朋友约好了。”我缓步走了过去,

高跟鞋踩在做旧的木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在沈嘉言对面坐下时,

他似乎察觉到了动静,缓缓抬起头。当他的目光落在我脸上时,

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清晰地闪过一丝短暂的惊讶,如同平静湖面掠过飞鸟的翅膀,随即,

那惊讶便化为了一抹温和而礼貌的笑意:“林晚星?真的是你?好久不见。”他的声音,

比记忆中更多了几分低沉的磁性,却依旧是那般温润动听,像初春融化的溪水,

缓缓淌过心田,带着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好久不见,沈嘉言。

”我回以一个尽量自然的微笑,努力压下心头翻涌的万千思绪。

垂在身侧的手指却不自觉地蜷缩起来,掌心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泄露了我的紧张。

这家“旧时光”咖啡馆,是我们高中时代最常来的地方。那时候,

它是学校附近唯一一家有点格调的去处,承载了我们许多青涩而朦胧的记忆。

我喜欢这里的安静氛围,喜欢空气中弥漫的肉桂与咖啡豆混合的独特香气,更隐秘地说,

是喜欢……偶尔能在这里“偶遇”他,哪怕只是远远看上一眼,也能让我的心情明媚一整天。

2高中的沈嘉言,是校园里一道不容忽视的耀眼光芒。他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得意门生,

成绩永远稳居年级第一的宝座;他是篮球场上的焦点人物,

投篮总能引来无数女生的尖叫与仰慕;他还是文艺汇演上那个抱着吉他浅吟低唱的白衣少年,

歌声清澈,笑容温暖,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他待人温和有礼,

即使面对最羞涩内向的同学,也总能报以友善的微笑,从不拒人千里之外。而我,林晚星,

只是他众多暗恋者中,最不起眼、最平凡、也最沉默寡言的一个。

我习惯了在人群中默默注视他的背影,在课堂上偷偷描摹他认真听讲时专注的侧脸,

在图书馆的书架间隙里,假装不经意地与他擦肩而过,

然后为那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眼神交汇而心跳加速一整天,反复回味。

我曾将那些无法宣之于口的少女心事,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一个又一个上了锁的日记本。

日记本里,他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每一个与他相关的细枝末节,

都被我用青涩稚嫩的笔触无限放大,反复咀嚼。比如,他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衬衫,

他在数学课上回答问题时微微蹙起的眉头显得格外认真,

他帮同桌讲解题目时耐心的语气是多么温柔。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大扫除,

我负责擦拭高处的窗户,因为够不着,便踩在有些晃悠的凳子上。一不小心脚下踩滑,

眼看就要重心不稳摔下来,是他眼疾手快地从旁边一个箭步冲过来,

用有力的手臂稳稳地扶住了我的腰。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我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阳光和洗衣粉混合的清香,脸颊瞬间烫得能煮熟鸡蛋。

他关切地问我“没事吧?小心一点”,我却紧张得连一句完整的“谢谢”都说不出来,

只是胡乱点了点头,然后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落荒而逃。那份肌肤相触的余温,

和他关切的眼神,以及我如擂鼓般的心跳,在我记忆里停留了很久很久,

成为我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的甜蜜负担。毕业那天,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离别伤感与对未知未来的憧憬。同学们都在互相传递着同学录,

郑重地写下祝福与期盼。我捏着自己那本特意挑选了许久、设计得格外用心的同学录,

在喧闹的人群中搜寻他的身影。犹豫了许久许久,手心都攥出了汗,

我才终于鼓足了毕生的勇气,走到他面前:“沈嘉言,能帮我写一下同学录吗?

”他正被一群同学围着,闻言转过头,看到是我,微微一笑,笑容依旧温和,

接过了我的同学录。沈嘉言写得很认真,低垂的眼睑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睫毛剪影,

显得格外专注。我站在一旁,紧张地绞着衣角,心中充满了忐忑的期待,

又害怕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写完,将同学录递还给我。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他清隽有力的字迹写了满满一页的祝福,文采斐然,都是些美好的期许。

然而,在最后一栏的落款处,他清晰地写的是:“祝前程似锦,友谊长存。——沈嘉言。

”“友谊长存”,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像一盆冰水,在盛夏的午后从头顶浇下,

瞬间熄灭了我心中所有名为“奢望”的微弱火苗。原来,在他心里,我林晚星,

终究只是一个关系尚可、需要祝福“友谊长存”的普通朋友而已。那种巨大的失落感,

如同突如其来的潮水般将我淹没,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我强忍着眼眶里迅速聚集的酸涩,

对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艰涩地说了声“谢谢”。后来,

我们考上了不同城市的大学。他去了遥远的南方,

进入一所顶尖学府攻读他从小就热爱的建筑设计专业,而我则留在了本地,

选择了一个相对安稳的中文系。隔着千山万水,我们之间的联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渐渐稀疏,直至彻底消失在彼此的视野里,再无交集。我以为,

这段无疾而终的、卑微到尘埃里的暗恋,会随着时间的洪流,慢慢褪色,

最终被我彻底遗忘在记忆的深海。却不曾想,时隔七年,在这样一个不期而遇的午后,

再次相见,那份深埋心底的情愫,依然能在瞬间掀起惊涛骇浪,让我的心湖再也无法平静。

3咖啡馆里,舒缓的爵士乐慵懒地流淌在空气中,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

有节奏地敲打着玻璃。我们隔着一张小小的原木方桌,聊着各自的近况,

工作上的琐事、生活中的见闻,以及这些年的一些零散感悟。气氛算不上热络,

但也并不显得尴尬,更像是一对久别重逢、需要重新寻找共同话题的老友,

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和靠近。“你现在做什么工作?”他端起面前的拿铁,轻轻抿了一口,

目光温和地看着。“在一家生活方式类的杂志社做编辑,每天和文字打交道。”我笑了笑,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还算喜欢,至少做的是自己擅长的事情。你呢?

还在坚持你的建筑师梦想吗?”我清晰地记得,高三那年,他在全校的梦想演讲比赛中,

是如何意气风发地畅谈他对建筑设计的热爱与执着,

他说他想设计出能带给人温暖和感动的建筑,那时的他,眼里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他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彩,点了点头,语气沉稳:“嗯,

毕业后在一家知名的设计院工作了几年,积累了些项目经验,

两年前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开了个小小的建筑设计工作室。”他轻描淡写地带过,

但我知道,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创业的道路,

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雨渐渐停了,天空依旧阴沉,

但空气却因为雨水的洗涤而清新了许多。结账后,走出咖啡馆,沈嘉言提议一起走走,

消消食。我没有拒绝,内心深处其实也渴望能和他多待一会儿。

我们并肩走在被雨水冲刷得格外干净的街道上,

湿漉漉的青石板路面倒映着两旁昏黄的街灯和摇曳的树影。路过我们曾经就读的高中,

校门口那棵据说有百年历史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只是校门已经翻新,

相关资讯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