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暖全章节目录就想开间自己的小店小说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夏小暖全章节目录就想开间自己的小店小说阅读

夏小暖全章节目录就想开间自己的小店小说阅读

夏小暖全章节目录就想开间自己的小店小说阅读

佚名
状态:连载中 来源:网络rw 分类:职场
更新时间: 2024-06-20 08:45
小说详情 全文阅读
简介:

夏小暖是《就想开间自己的小店》小说里面的主角,这本小说的作者是佚名,接下来请各位一起来阅读小说的精彩内容:没有什么比决定辞职来得更爽一切的转折点是同事老胡的突然离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二〇一一年,工作的第三年,企事业单位进入新一轮的体制大变革,互联网继续飞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微博的发展和普及成为那一年

精彩节选

没有什么比决定辞职来得更爽

一切的转折点是同事老胡的突然离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二〇一一年,工作的第三年,企事业单位进入新一轮的体制大变革,互联网继续飞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微博的发展和普及成为那一年最大的改变。各家单位都面临着一场残酷的大洗牌,我所在的部门也没能幸免。美其名曰劝退,其实就是裁员,让你自动走人。虽然笃定自己肯定不在裁员名单中,但看着昔日的好同事接二连三相继离开,我心里实在不是滋味。连续几天,领导都当着大家的面裁员了我喜欢的同事之一,还有之二……我不敢看他们离开时的表情,只会躲在电脑前不争气地掉几滴眼泪。我头一回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残酷,他们都如此优秀,为什么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但是,我并没有能力保住他们,我什么也做不了。

办公室凝固着死一般沉重的空气,我忍气吞声地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离开,觉得自己特窝囊,直到老胡接到劝退通知的那一刻,我彻底崩溃了。失去一个好的工作伙伴绝不比失去一个恋人来得轻松,老胡是我的同事,更是我的好朋友,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让我完全可以不在意自己有多不完美的周围人。第一份工作建立起来的友情难能可贵,我还没有学会把感情和工作分开。

老胡是这一行科班出身,南京大学新闻系高才生,毕业后只身一人来杭州闯荡。她是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伙伴,第一个让我明白什么叫协同工作的人,第一个让我从工作中获得过团队成就感的人。她是个一旦工作起来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拼的人,她是绝对的“OnCall36小时(7)”,不管在外面采访或者直播多么累多么辛苦,反正回到办公室就有老胡帮我善后;不管我拍了多少组的照片,要写多少篇稿子,反正拿回去一股脑扔给老胡,她肯定能帮我整理;不管我接到了多么艰巨的任务,压力多大,反正有老胡在,她可以帮我一起扛……曾经就是这样,我觉得什么事都有老胡在,是她让我觉得很放心。我无数次想辞职的念头都是因为老胡的存在而打消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为了工作才在一起,而是为了在一起才不得不一起工作。

因此,当得知老胡被劝退的消息后,我想都没想地就往领导办公室冲,我要和她一起走,我要辞职!是老胡把我拦下的,她劝我千万别冲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记忆犹新,她离开的那天,我在被窝里整整哭了一晚上,我觉得我的“二人转”唱不下去了,我好像瞬间失去了一只手,觉得自己压力好大,好像都没能力应对接下去的日子了。我不知道多少人曾有过这种感觉——你曾经可以依靠的一个肩膀突然没了,好像依赖惯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却突然要失去了的那种无力感。后来,也是她让我明白,当你发现一些事终究只能靠自己,谁都指望不上时,要么慢慢挨,要么收起欲望。

老胡走了之后,部门又陆陆续续走了好多人,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孤军奋战的无力感让我陷入了那些年最大的低谷。过去的我总觉得,皮夹丢了可以买新的,银行卡丢了可以办新卡,身份证丢了可以换新证,但是很多东西不是换一个就了事的,比如工作。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忍耐,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但人一辈子总要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能畅快地去做真正喜欢的事情吧。每个人都会说:其实,我想要的很简单,我想做个简单的人。可是,人生就是要经历无数的复杂,最终才能过上最简单的生活啊!我清楚自己在单位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为升迁往上爬,不求手揽富贵,而是为了积累,积累更多的能量、更强的能力。也许周围大部分人在这里吃苦耐劳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留下来,从此有个“铁饭碗”,但我不是。一辈子为别人打工太可悲,我觉得,现在工作是为了以后不工作。“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在哪里都能有饭吃。我的留下,是为了离开。谁能料到,我这个“腹黑女”三年卧薪尝胆般的忍耐竟然是为了有一天能头也不回地离开!我在等一个时机。

选择一份工作,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无非三点:

一、这份工作为你带来的人际圈。有时候你在哪里工作,挣多少钱,工作累不累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遇见了谁,“人”才是最重要的。

二、你从工作中可以习得的东西。人对知识的渴望是永无止境的。“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有太多不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是你无法在学校的课本里获得的。就像学游泳,教练给你讲解各种技术性的要点,甚至演示给你看,但最终你如果不下水,不自己到那个环境里去感受,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三、获得物质上的财富。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觉得在一个年轻人踏入社会初入职场的最初几年中,不应该把“薪水”放在第一位,当然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现状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前提是这份工作起码也要能够养活自己。在满足基本温饱的前提下,“薪水”应该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于是,我开始深度地分析自己的职业现状。当我发现周围能够开心地与我协同工作、为我带来正面能量的伙伴越来越少;工作内容不再具备挑战和新鲜度,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一板一眼的重复劳动,每天毫无长进,学无可学;拿着每个月到手的那一点死工资,还得担心是否会被安排去做自己不乐意的工作……事情的规律就是如此,当前两点主要矛盾都无法满足的时候,第三点的次要矛盾会自动升级成主要矛盾,变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现在的工作如果能给到我一份具有诱惑力的薪酬,那我就为了钱忍耐下去,但事实是显然不可能。所以我得出结论:我该认真考虑辞职这件事了。

我在那一段时间内暗暗地通过网络搜寻各种本地招聘信息,恰巧碰上国内三大门户之一的互联网公司来杭开设地方站。通过初试、复试、笔试,我借由之前的工作经历很顺利地通过了考核,谋得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岗位,薪水也翻了近一倍。讽刺的是,在新公司通知我去报道的前一天,我居然拒绝了新公司的offer,原因只是我害怕改变已经习惯了的习惯,害怕去一个未知的新环境,我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

眼看着一个绝好的跳槽机会即将被我断送,人生的剧情却又峰回路转了。那一日,接到新公司HR电话的时候我正在海宁出差,对方劝我考虑再三后,我还是借故拒绝了。回到杭州后,我在办公室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安排和才来部门不久的一位新同事吵了起来,刚出差回来的我已经筋疲力尽,眼前一大堆事情让我焦头烂额,一个新来的员工居然在此时对我这个三年来任劳任怨的“前辈”呼来喝去,使得我心里极其不爽,再加上积累已久的怨气,我头顶上冒着“三昧真火”冲到走廊,拨通了新公司HR的电话:“喂,你好,我是××,我决定接受你们的offer。”电话那头听到我改变主意自然是很高兴:“太好了!那你什么时候能正式上班?”“我会抓紧安排好这边工作的交接,尽快办理入职!”

或许很多选择都是出于一时冲动,都说“冲动是魔鬼”,但我知道这一次这个魔鬼却帮助了我。我不能再继续那样工作下去了,我必须得改变原有状态,必须得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我不想在一个固化又臃肿的体制里度过一生,我不要当锅子里的青蛙,不要活在温水里面。虽然改变真的很难,但很多事情,就是因为它很重要它很好,所以才那么难。所谓不破不立,一定要打破自己原有的许多固定观念,才能呼吸到新的空气。

没有什么比决定辞职和分手来得更爽,而真实的这一幕却发生得出奇平静。这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个三年,没有一段经历会被浪费,或许这段生活的价值还不是当时的我可以认识到的,或许它所带来的其他影响才是我以后工作的关键。走之前,我的直接主管领导黯然失落地对我说:“凭你的能力,一定可以在新的地方做得很好的。”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我过去三年最好的肯定了吧。我并不曾怨恨他,因为他也只是在体制中浮沉的可怜人,如果可以,他也一定不愿意看到曾经的团队各奔东西,散落在天涯。在离开的出租车上,我收到了他的短信:“这些年,没能照顾好你。”

喜悦和难过总是同时发生,那一刻,我突然湿了眼眶。

经历了第一次跳槽,我开始了新的职场生涯。商业网站跟过去政府新闻门户网站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过去我是只关在笼子里的鸟,那么如今就算是真正飞进树林里和百鸟们共同竞争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最终都会以PV(8)、UV(9)来衡量,并且这些指标每个月都在上升,如果完不成,绩效考核就会大打折扣,工资奖金也会被扣掉。因此,每个人都顶着压力做事,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常常是一整个月连轴转,没有休息时间。

一次,我和同事下班途中遭遇一场小车祸,被送到医院检查后虽无大碍,却也一个瘸了腿,一个安了脖套,我俩丝毫没怠慢工作,即便被特批在家休息,依旧坚持每天十小时在线工作。高压促使人的潜能无限发挥,一年里,我们把频道做得有声有色,优秀员工奖也被我收入囊中。我算是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之所以这么拼,都是因为一份工作热情。那时,我担任的是时尚娱乐频道的编辑,和频道里另一位小伙伴协同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采访了近百位明星艺人,完成了包括专题策划、演播室访谈、线下落地活动等五十余个项目。那一阵子,我如鱼得水,但好景不长,问题也很快接踵而至。

我开始察觉到新公司的体制和领导层存在着非常致命的问题,可我只是一枚小员工,无法改变这些。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本身具备的人格魅力外,他需要有一种大气的秉性,这决定了他所用的人以及这些人所共同营造出来的规则体制。说到底,一个公司领导的视野和格局必须高于他的员工,这样才能使员工们看到希望和前景,反之,当员工的格局高过公司领导的时候,这个团队一定是掌控不住员工的,员工离开是早晚的事,这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我对自己说,若心里还有不甘心,就还不到放弃的时候。

行业内有句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干编辑死得早”,这话一点不假。工作的第四个年头,我开始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快速地衰老,身心俱疲。“忙”从来不是一个好字,竖心旁,一个“亡”,可扑心扑肝的忙碌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反而是更多的猜忌和打压,这样的忙让人无力,甚至是心死。身累,心更累。

在新公司兢兢业业苦干一年多,我没有请过一天假,对于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即便加班加点也都尽力完成,我以为好人总会有好报,付出总会被看到,结果发现是自己太天真。我的年假申请居然因为差一天才满一年的工作年限而被无情驳回!由于我已经定好了出国旅行的机票无法变更,最后只能以扣工资的形式强制性地多请了一天事假。这件事情给了我当头一棒,仿佛打醒了我,所谓人情社会最无情,个人永远没办法改变这个社会,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而人只有到达一定的高度才能有资格谈自我。还真应了那句话:“在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体制内,面对这么一群不靠谱的人,还要这么努力地保持靠谱才是最大的不靠谱。”在民营、私营企业里“要休假?你就走吧!”老板心底里并没有给员工休假的权利,员工怎么敢自主休假?而在机关、国有企业里,免不了听到一回“现在工作那么忙,你走了怎么办?”的回应。

但其实一个成熟的经济体里难道少了谁世界就不转了吗?我觉得,还是观念问题。在那些年里,还有很大一部分公司创造价值的方式是依靠独裁和剥削,而非产品、技术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我想对这些公司企业的高层说:“当你拥有一个团队去创造一些东西的时候,请给这个团队一些希望;当你的团队的产品开始成熟,请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权益和利益,因为你没有他们只是一个个体,有些事情是靠特有的团队和特有的人的连接和组合才能做到的。请善待你的团队,因为目标和做事理念的一致会使你的公司发展迅猛,这时你该争取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你手下愿意跟你一起奋斗的每个人的权益。要平衡又要发展,这不是责任,而是当你为每个人争取到这些时,你的团队成员才会回报你更好的东西。”这不是集权管理,这是共荣思维。虽然我们的社会大都还是集权官僚式的思维,但我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生活在共荣思维体制的公司里。

当周围的人都在千方百计表现自己、讨好上司、挤兑同事,想着怎么能留下来、怎么能爬上去的时候,我却开始动起“歪脑筋”,一心想着怎么能“逃出去”。我看到不同部门的员工为了眼前的利益针锋相对、头破血流,看到有能力有***的人无法施展抱负,但庸人却上位;有人一天忙到手抽筋,结果月度考核还完不成;有人上班嗑瓜子,一嗑就是半天,还可以很潇洒地说“上面就是这么规定的”……我不懂,为什么不能对那些愚昧的规则说“不”,不能对你的上司说“不”,我甚至会觉得我面对的简直都是些“精神病人”,公司就是一个巨大的“疯人院”,但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去破除自己内心的那层早已被磨得厚厚的茧子呢?

不得不悲哀地承认,在某些制度的束缚下,我们无法也无力去改变什么,只能像其他那些“精神病人”一样,慢慢地习惯既定的规则,习惯被压制,习惯被束缚,直到变得自觉自愿,永远也离不开这些束缚我们的制度。而我一直都在努力、不曾放弃的就是——“飞跃疯人院(10)”。我认为一个人必须尽量脱离“体制”,我指的是周遭世界中仅仅因为习以为常便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东西,即便他不得不有所舍弃。那时的我坚信,人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除了内心和自由。要飞跃的,其实是自己的心。

我可以选择挑战,也可以选择逃避,但不能选择顺其自然。如果我不能说“不”,那么我说的每一个“好的”都没有意义。生活中已经有太多挫折,工作中不应该再有那么多妥协。我要停止这样的拉锯以及自我修复的无限循环,不让自己有机会后悔。我终于再次递交了辞呈。

曾经有人告诉过我,梦想是会随着年龄逐渐折损的。在能够拥有的时候,你一定要拥抱100%的梦想,因为等入了社会,心里的梦想就会一点点打折扣。到今天,我的梦想可能只剩下30%,但看看旁边同龄人的梦想却只有0%了,因为最初的时候他的梦想就没有达到100%啊。梦想会在所有世故里磨损,你慢慢会觉得你的梦想是你受伤的原因,于是就不敢有梦了。我熬到现在,至少还有20%——30%的梦想会时不时出来折磨我一下,幸好当初的我有100%的梦。

所以,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功?要看他是主动、还是被迫做出人生的选择;要看他是在迎合社会评价,还是在做自己天性最喜爱、最适合的事情。每个人都在经历这样的苦苦挣扎,我用了四年的时间才摆脱“打工”这个沉重的标签,试图做回独立的自我。我想做一些自己热爱的,真正有挑战性的,白手起家的,不信任何人的关系、只信自己的天分和努力的事。

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了,是时候该去做了。

(1)Walkman:随身听,此处指便携式磁带放音机。

(2)九块八:20世纪90年代,音像店里一盒正版磁带的价格为九元八角。

(3)打口碟:即国外正版碟(包括CD、VCD和DVD),国外出版商因为高估销量而大量生产,结果卖不出去只好进行打口销毁(打到口为打口CD,没打到口为原盘CD)。这些碟片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中国,又因价格便宜、首版发行等原因,得到中国音乐迷和收藏迷们的喜爱。

(4)出自中国内地刺猬乐队的歌曲《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

(5)这里的打工指与用人单位签署过正式劳动合同的工作行为,而非临时的兼职或短期的实习。

(6)噶是噶非:杭州话,地方方言。意为背后议论别人,搬弄是非,说三道四。

(7)OnCall36小时:出自2012年香港TVB推出的一部医务电视剧《OnCall36小时》。OnCall即值班、当值的意思,OnCall36小时指可以持续工作36个小时,形容随叫随到的工作状态。

(8)PV:即PageView,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是评价网站流量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9)UV:即UniqueViit,一般指网站独立访客。

(10)《飞跃疯人院》影片讲述了迈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此处特指冲破当下的困局,摆脱体制的束缚。

相关资讯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